共乘的商業模式
Uber的服務,一開始瞄準的就是期望得到高品質出租車服務客群,而如果要成立一個高檔車的車隊,成本是相當高,對於一個新創服務是非常大的負擔,雖然UberCab有自己的車隊及司機,但要擴展生意的話,就必須同時增加車隊及司機,於是Uber開放讓私家車司機利用彈性的時間來接單。
- 為了確保司機提供的服務,Uber採取了雙向評分制度,讓乘客針對不滿意的服務給予負評,為了確保評分制度公平,也讓司機對乘客評分,這個制度讓乘客使用共享制度服務時,可以在搭車前針對過往的評價挑選好的服務品質。
- APP議價制度。傳統的計程車的計費方式是以行程長短來決定,如果相同矩離的車程,收取的費用是一樣的,這也就導致司機並不在乎提供的服務,反正最終的收費是相同的。但Uber提供的是高品質的租車服務,無法單純從距離長短來決定一趟車程當中發生的所有事,從叫車開始到車子抵達的時間,車輛的品質,駕駛的服務,開車的速度及安全性,都會影響到最終的客戶體驗。同時為了讓乘客在叫車時就有多樣化的選擇,這個雙方議價的叫車方式,完全顛覆了原本的計程車搭乘及計費的方式,也讓Uber做出了市場區隔。
- 線上支付的優勢。傳統的計程車在抵達後,幾乎都是支付現金,有的地區刷卡機並不是計程車的標準配備,在付款上就會花比較長的時間,而Uber直接使用信用卡線上付款,完全利用了網路應用的優勢,乘客在抵達後,雙方只要確認就完成付款,如此簡便快速的模式,更大幅提高了使用Uber服務的意願。
而既有的計程車,不論是叫車或是計費,對於很多情況都不具有彈性,例如,當在尖峰時間,很難叫到車子,就算你想多付一點錢看看有沒有司機願意犠牲一些時間,又或者是司機想採用繞一點路但是比較快到達的路線,可是就原本的計程計費,就會超收較多的費用,最後通常會造成司機與乘客之間的爭執。而Uber提供的叫車與議價方式,確實能讓租車服務的品質提高,同時提高客戶滿意度。
這些就不是後來跟風的一些共享經濟服務可以提供的,在一個共享平台上,很明顯並不是以共享為主,仍然會回歸到平台是否能夠提供價值,這樣子的商業本質,才能創造平台效應,創造共享經濟。
破壞式創新面臨的法規挑戰
由於Uber全面改變了原本的計程車行業,而既有的計程車業務又是政府監管業務,為了確保出租車的安全,有許多法規規範司機及業者,如司機需要職業駕照、計程車行及車隊的管理,都有法規限制,以避免泛濫的業務造成安全上的問題。但Uber的出現,跳過了既有的法規,直接進入市場,也引起計程車司機大舉抗議,造成Uber在很多地區都無法順利發展業務。
就如同許多新創服務,在推出之前,政府並沒有想到及規劃管理方式,一旦出現時,就會有許多爭議,Uber也遇到同樣的問題,原因在於Uber是將計程車行業轉型成社群平台,叫車的客戶透過手機APP(應用程式),就能與欲兼職司機的Uber使用者和與有閒置車輛的租戶間三者聯絡,一旦交易成功即按比例抽傭金、分成給予回饋等去監管化的金融手法。後來陸續在部份國家及地區都重新修法或立法將之合法化,如美國加州及中國北京及上海。
而Uber並不是在每一個地區都可以如魚得水,在Uber從美國引起共享經濟浪潮後,很多國家的新創公司紛紛仿傚,在大陸最後是透過換股的方式,併入滴滴出行,而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也無法突破當地Grab提供的全方位服務。
就算發展到全球服務,您知道嗎?在舊金山的UberCab,仍然在提供黑頭車的高檔租車服務,讓乘客可以享受到高檔的車款接送,就是Uber一開始的構想,雖然改用APP以共享的方式募集彈性工作時間的司機,而Uber仍是非常注重高品質的租車服務。
最近你在台北市的街頭,是否有注意到「小黃」上標著Uber Taxi,優步小黃,這又是什麼新服務?和Uber有什麼不一樣?就讓我們一起在11月22日晚上的讀書會,一起交流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