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底ChatGPT橫空出世,帶起了一連串的AI浪潮,也帶動了AI產業鏈,讓所有與AI有關的上下游公司股價起飛飆漲。再加上AI的核心元件製造商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於5月時來台,在台北年度電腦大展Computex上現身,同時拉抬了輝達的下游廠商,包含了伺服器製造大廠,廣達及緯創,使得這兩家長年低迷不見起色的公司股價開始從數十元起漲,分別飆漲了3 ~ 4 倍,這不禁讓所有投資人失去理性一路狂追。
一直到7月底,所有的AI概念股突然停止了漲勢,甚至開始大幅下跌,所有人開始懷疑是不是AI浪潮已經結束?又或者只是漲太多而回檔整理。
我們不是股市操盤專家,所以沒有辦法對股價的漲跌及是否應該投資來做分享及分析,但公司的股價基本上還是會回到基本面,也就是財報的分析來決定一家公司的價值。所謂財報,反應的是一家公司過去營運的績效,因而反映在股價上,讓投資人對公司的經營有信心,而將資金投入。但是未來,就得要從公司的資本支出,也就是公司對未來的發展規劃,以及市場趨勢來看。
這裡我們先不看輝達的營運,因為輝達是一家美國公司,也沒有在台灣上市,所以我們將針對被瘋狂拉抬的廣達及緯創來談。
根據商周的一項調查,因為ChatGPT,所以許多公司開始評估要導入AI,而這些公司的評估結果認為,導入AI最大的阻礙就是硬體成本。沒錯,由於AI需要高速的運算能力,以及大量的資料處理能力,因此最核心的角色就是處理器,這也是為什麼輝達的市值會一路飆升,因為目前運算能力最強的處理器,已經不再是Intel的處理器,而是輝達,當然就連帶拉抬台積電的股價。而處理器只是運算的核心,這個部份就必須將處理器安裝在伺服器內,讓軟體能夠在高速的運算下執行,因而連帶的就是黃仁勳表示合作密切的廣達及緯創。
這裡我們就來看看伺服器在AI產業鏈中,是不是有強大或獨特到,可以跟著AI浪潮不斷持續水漲船高。
我們從4個面向來看:使用伺服器的公司、需要多少伺服器、需求會持續多久、以及會不會有取代者
- 使用伺服器的公司:現廿在市場上除了OpenAI之外,已經出現了超過20家公司在開發並提供AI應用,預計在未來除了美國之外,會有更多的公司投入開發AI技術,因此從市場的角度來看,確實,短時間內,AI浪潮並不會退去。而且在AI模型中,會需要大量的資料進行學習,只要是新進入市場的公司就需要高運算能力的伺服器來處理,更不用說新的演算法出現或是開發出新的AI模型,伺服器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
- 需要多少伺服器: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這些需求是否不斷需要大量的伺服器。由於伺服器及資料庫都是基礎設施,一般公司的規劃都會先預估未來會成長的規模,再根據這些預估來採購設備,也就是說,公司不會像我們在家裡的日常用品一樣,遇到伺服器不夠用了,才突然去買。更何況伺服器是有準備出貨期,也就是lead time的。一般伺服器從製造到出廠的時間大約是60 – 90天不等,除非是一般規格的伺服器,才會直接有現貨提供,而這些新的科技應用服務,通常都會有與一般雲端平台不同的規格,因此有可能需要更長的出貨期。所以公司都會提前準備伺服器的採購,在這種模式下,很明顯的,伺服器製造廠會提前應用服務商半年以上,甚至一年以上,就在財報上反映。
- 需求會持續多久: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摩爾定律,若在相同面積的晶圓下生產同樣規格的IC,隨著製程技術的進步,每隔一年半,IC產出量就可增加一倍,換算為成本,即每隔一年半成本可降低五成,平均每年成本可降低三成多。但是這幾年來,有人提出摩爾定律已死的話題,原因之一是認為當電晶體微縮到某個程度後,就會達到物理極限。不過目前幾家主要的半導體公司認為,雖然受到物理極限的限制,但是隨著封裝技術演進、創新晶片架構發展,到少未來十年內摩爾定律仍會持續有效。更不用說黃仁勳提出,AI將能克服摩爾定律已死的難題。
因此,可預見未來每一年半就會有新的處理器出現,而且這個周期剛好和我們前面提到伺服器的出貨期及安裝建置的時程吻合。所以未來的需求將會以這個周期不斷擴張AI伺服器的規模,前題則是AI會有持續不斷的突破,不會如同Alpha Go掀起浪潮後又沈寂一段時間。
- 會不會有取代者:這個議題就比較有趣了,我們都知道處理器主要依賴半導體技術,但是伺服器基本上是為了所有可以執行的程式所設計而成,這牽涉到電腦架構的問題,我們未來會有專門的集數來做說明。這也就是說伺服器的架構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處理器及在上面執行的運算邏輯,所以主要要看伺服器是否能有效發揮處理器的功效,比較資深的IT技術人員應該都還記得,早期的個人電腦,是可以自己採買元件周邊自行組裝電腦。同樣的元件相同,所以組裝是有相關領域專業的技術人員就可以做的,因此伺服器的門檻並不高,或是在新的處理器甫上市時,會先提供給某些大廠進行設計測試,但最終其他的廠商就會利用相同的架構提供相同的產品,可以說伺服器大廠是有甜蜜期,但並無法成為護城河。
很明顯的我們可以看到目前AI伺服器的財報其實是反映接下來2 – 3年的伺服器使用情況,回想當初5G概念股的熱潮,也可以看到同樣的現象。而後續的發展仍得要看AI服務及應用市場,才能推動進一步的伺服器需求。
說到這裡,大家就大概可以了解,AI伺服器的產業運作模式,也就可以評估接下來是否要繼續追高了。再度提醒大家,股市投資都是有風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