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舊金山發跡的優步Uber 和 airbnb 利用共享經濟這個全新的商業模式,席捲全球。這個共享經濟的浪潮,跟著帶動了各式各樣的共享服務,從脚踏車、機車、車位,到雨傘,許多新創共享平台一窩蜂投入,但後續成功的並不多,從中國滿坑滿谷廢棄的單車,到WeWork宣佈破產,就可以發現並不是所有掛上「共享」之名的新創,都可以站在風口上,跟著飛上天。而Uber和airbnb有什麼獨特的地方,又或者只是在市場上搶得了先機?我們就先從共乘服務的Uber來看看,到底是什麼造就了Uber這個獨角獸。
共乘服務的誕生
Uber成立於2010年,和airbnb在差不多同一時期,利用共享的模式,打造了媒合平台,提供的是載客車輛租賃及媒合的共乘服務。在成立之前,其實Uber就是在提供出租車服務,是一家位於舊金山的交通公司,名為UberCab,不同於我們口中的「小黃」,UberCab提供的是高級車款及高檔的租車業務,最早由特位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和格瑞特‧坎普Garrett Camp成立。
一開始UberCab只是Camp的一個Side project,當時Camp仍在擔任StumbleUpon的執行長,嘗試利用高檔的黑頭車來提供出租汽車服務,他說服了Kalanick加入,希望藉由卡蘭尼克募資的能力來籌集資金。UberCab在初期只有三台車的車隊,由於出租車的品質參次不齊,Camp覺得可以採用倫敦計程車的專業形象,司機穿著西裝駕駛林肯、凱迪拉克凱雷德、BMW 7系列、以及賓士S550等,提供高級的出租車業務,主要服務對象為高層的商業人士。
真正觸發後來Uber的概念,是誕生於Camp與Kalanick有一次參加一場Conference後,在冬夜裡,根本就無法叫到計程車,於是他們就想,如果可以用手機來叫車的話,是不是就可以解決這樣的困難?在一開始,Camp與Kalanick只是想利用一些短租的轎車服務,透過APP來叫車,而兩人在Conference分開後,Camp回到舊金山持續修改了一些叫車應用上的Bug,並購買了網域UberCab.com,就此開啟了共享經濟的新頁。
真正Uber提供的服務內容,其實就和Camp與Kalanick一開所構思的一樣,是提供高品質的出租汽車服務,他們認為如果和一般計程車一樣無法提供較高品質的服務,光靠APP是沒有辦法做出市場區隔,這也發展出後來私家車駕駛加入,並以評分制度確保車輛及駕駛品質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