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用數位支付?還是得先教育市場!
平常使用現金或信用卡,都是很單純的只有一種流程,不論是店家或是消費者,都不用花很多時間去學習如何支付。但是電子支付就不一樣了,不管是店家或是消費者都必須學習如何進行支付,而且並不是學了一個流程就可以套用到各種場景。
現行的電子支付方式,都是利用行動裝置上的功能來完成,因此主要有掃碼支付及感應支付兩大支付方式,而掃碼支付又分為主掃和被掃兩種。
- 主掃:就是用手機去掃店家的QR-Code,輸入消費金額,確認交易後送出,此時店家會收到交易通知,並確認金額完成交易。
- 被掃:出示消費者的支付QR-Code,由店家掃碼輸入消費金額後送出,此時消費者會收到交易金額及通知,由消費者確認後完成交易。
- 「嗶一下」感應支付:如同信用卡或悠遊卡,開啟手機的NFC後,直接在刷卡機上感應即完成交易。
由於在電子商務上消費,並無法提供刷卡機,因此主要都是提供掃碼支付的方式,且以主掃的方式進行。在實體店家消費,三種方式都有可能發生,而且也有可能使用手機或是POS機的掃碼機來進行掃碼。
數位支付的另一個障礙!
除了現金之外,所有的支付都存在著一個第三方的角色,這個第三方角色負責商家/店家 (收款方) 的收款及消費者的付款,也就是金流,也確保了整個交易的完成,而不像現金交易,是由買賣雙方共同確認。
由於有了第三方的角色,首先當然就在交易當中衍生出另一筆成本,這個成本就是第三方的金流處理及交易處理手續費。由於手續費的存在,早期信用卡在推動時其實也不容易,因為商家在每一筆交易都必須支付給收單銀行手續費,所以許多商家都寧願採用現金交易,這也和發票一樣,每開一筆發票就會產生5%的營業稅。而現在台灣的信用卡交易,基本上,都看不到手續費,因為信用卡的交易手續費在銀行提供的整套服務中稀釋,店家就願意吸收了。所以所有的數位支付或第三方支付,商家都會多出一筆手續費的成本給店家,而這個成本是否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又或是利用其他的方式吸收,這就要看整個商業模式的運作了。
不過,第三方的加入也帶入了其他的好處,就是第三方會確保整筆交易成功被執行。在電子商務中,由於買方不一定會立即收到貨品或服務,如果沒有收到貨品或是收到瑕疵品,有可能就找不到賣方處理,再加上台灣有七天的鑑賞期,如果消費都不滿意要進行退費,這時候第三方的角色就是來保障交易的金流可以正確被處理。簡單來說,就是買方先付款給數位支付機構即第三方,當確定交易沒有問題後,再告知數位支付機構可以將款項交付給賣方,而不是用現金的銀貨兩訖。
由於目前台灣市場上有超過30家電子支付機構,為了搶占市場,大家就會想辦法招攬商家。再回到前面的手續費,由於數位支付的主要收入就來自於每一筆交易手續費,也就是交易量越大,收入越高,搶占市場不只是為了綁住消費者,也是為了能夠增加在交易上的營收。大家看到這裡可能會想,支付也是銀行業務之一,但銀行並非以手續費為主要營收,換句話說,如果銀行以手續費為生,那可能早就倒閉了。確實,銀行主要是以放款利息為主要收入,所以同樣是在金融業務體系當中,數位支付業者當然無法單靠交易手續費生存。早期的卡片服務,就是以收取年費(信用卡) 或是儲值卡 (悠遊卡)的模式來做主要的商業模式。提到儲值,就必須提到浮存金的概念,所謂的浮存金就是由客戶在未使用服務前,先存放一筆款項給企業或機構,當實際服務發生後,再將款項扣除,而未扣除之前,企業就多了一筆錢可以使用,這些錢可以拿出來做放款或其他的投資,產生利息或更高的報酬。所以,電子支付機構能夠如何去利用商業模式來產生更多的金流,就是能夠在市場上存活的主要因素了。所以,像將零錢存入電支帳戶、或是投資基金,就是數位支付機構轉化出的商業模式。
如果您對數位支付有更多的想法,或是對 FinTech 有更多的想像,歡迎一起和我們在讀書會中討論。